财新传媒


重新理解特朗普行为逻辑:中国应对的原则与建议

2025年04月07日 17:51
特朗普发起全球关税战后,当前主要经济体有积极反制、战略忍让两类反应,未来有可能出现区域合作联盟的第三类应对方式
当地时间2025年4月6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从佛罗里达返回白宫,在白宫南草坪上接受媒体采访。图:Bonnie Cash/视觉中国

重估特朗普:理解其加征关税的决心及行为逻辑

  市场此前严重低估了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力度,巨大的预期差导致全球资产价格剧烈动荡。截至4月4日,纳斯达克指数、日经225指数、德国DAX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MSCI越南指数分别较4月2日下跌11.4%、5.5%、7.8%、6.4%和8.9%,国际原油和铜的期货价格分别下跌11.9%和10.4%。

  之所以产生误判,直接原因是市场未严肃对待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存在娱乐化以及简单化的倾向。特朗普“离经叛道”的行事风格、“天马行空”的政策构想,在获得极大关注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其可信度。但是事后来看,特朗普的诸多政策主张均得到了落实。例如,特朗普早在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便宣称要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对全球其他经济体商品征收10%的关税,如今已基本兑现。2024年美国对中国加权平均关税为10.7%,经历今年加征的54%(10%+10%+34%)后,将升至64.7%。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罗文

推广

罗志恒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注册会计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获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2023年7月受邀参加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做发言。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