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注册会计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先后就职于建信基金、国泰君安证券、恒大研究院,恒大研究院原助理院长。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三名(团队),著有《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任泽平、罗志恒 著)。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
疫情反弹大幅推高居民生活成本,疫情越严重的省份CPI越高,生活必需品涨幅更大。下半年中国面临来自国际油价和粮价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叠加国内猪周期上行,或推动CPI单月同比突破3%
粮价或成通胀灰犀牛,下半年粮食CPI上行,饲料粮价格上涨拉动猪肉CPI
美联储的加息路径成为最大风险来源,左右下半年经济预期和市场走势。警惕美联储加息对经济的四大副作用,或引发衰退风险
如果一定要给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进行命名的话,我们认为准确的叫法是“现金流量表冲击”,而非“资产负债表衰退”
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差异对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生物医药企业多的北京受益,土地出让收入依赖度高的广州有喜有忧
当前全球多国面临粮食短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同40年一遇的通胀周期交织,粮价飙升成为推高全球通胀的新力量,不断加剧全球经济的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影响终将消退,叠加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汽车产业将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本轮汽车消费刺激与前几轮的背景存在不同,政策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部分地市财政矛盾加剧主要受到疫情与留抵退税短期冲击;未来财政紧平衡和收支矛盾加剧将是常态,财政工作要实现多目标平衡
财政政策应尽快发力,支出政策优于收入政策,应该尽快发行特别国债,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起码要有2万亿规模专项用于三大任务
展望未来出口形势,出口再难重现2021年的热度。4月是出口加速回落的低点,虽然疫情对出口的冲击将在5月边际缓解,但或难再回到两位数的增速
房地产市场低迷对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逐步显现,房地产相关税收及土地财政压力较大;如果疫情持续蔓延,二季度地方财政可支配财力增速下行,抗疫和纾困支出增加,形势严峻
当务之急还是统筹疫情防控与物流畅通,保证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生产、稳出口、保民生、稳预期
支出已发力,收入冲击将在二季度
一季度4.8%的增速主要是建立在今年1-2月增速较强、去年低基数以及基建发力的基础上,而这些因素仅基建将在后续仍将持续,其他均将对经济形成拖累
医疗资源的完备程度不仅决定了一个城市、地区医疗系统的抗压能力,更成为制定防疫政策的重要依据
会议坦承国内外形势发展“超出预期”,首次明确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内涵,“稳增长”的核心是“保就业”和“稳物价”
当前经济面临疫情反弹、地产下行、输入性通胀、欧美货币政策收紧四大风险,中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民生压力显著增大
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时,新兴市场面临多重压力叠加,严重情况下引发了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土耳其货币危机。本轮美元加息周期又将如何影响新兴市场
当前房地产形势依然严峻:居民观望情绪仍浓、房企拿地保持谨慎、地产销售投资仍较低迷、房企债务风险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