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周,全球债券市场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同步震荡。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创下十余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欧洲主要经济体的长期国债也遭遇抛售,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长端利率纷纷走高,甚至在某些时段的涨幅上超过了美债。这一轮抛售潮的广度和速度,标志着全球债市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定价周期。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逻辑似乎正在发生微妙但关键的变化。
自“解放日”以来,美债长端收益率的上行往往伴随着美元的走弱。原因不难理解:当美国经济韧性强、通胀黏性高,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维持高利率更久,久期资产遭遇抛售,资金反而流向风险资产或其他货币区,美元因此承压。但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随着欧美债利率的快速上行,欧元反而走弱,给了美元一个喘息的机会。这种“利率上、汇率跌”的组合,在欧洲的表现尤为明显,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欧洲财政与政治风险的重新定价。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