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美国人对华态度回暖:从“对抗”到“合作”的背后

2025年11月03日 15:13
这种转变并非短暂情绪波动,而是美国社会在经历了贸易战、供应链冲击、通胀压力与全球议题挑战后,舆论逐渐回归务实的体现
美国福特汽车装配线。美国制造业本希望通过“脱钩”实现回流,但实践证明重构供应链的成本远超预期。汽车制造商如通用、福特在新能源车领域仍严重依赖中国产电池与稀土材料。图:视觉中国

  最新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对与中国发展积极关系的态度出现了显著回暖。2024年,仅有 44% 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应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关系,而2025年这一比例已升至 53%。十余年来首次,支持与中国“友好合作与接触”的声音,超过了主张“遏制中国影响力”的人群。

  这种转变并非短暂情绪波动,而是美国社会在经历了贸易战、供应链冲击、通胀压力与全球议题挑战后,舆论逐渐回归务实的体现。对华态度的变化正从对抗走向“竞合”,并在农业、制造业与科技领域形成了不同层面的现实基础。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林羿
美国普信集团首任北亚区总经理、养老金融及法律专家。1991年在美取得法律博士学位并获得律师执照,在美法律及金融界从事投资、资管和养老金等方面工作,先后在美林证券、普信集团、林肯保险集团、摩根路易斯(Morgan Lewis LLP) 国际律师事务所等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管和资深律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