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AI债务浪潮:一场不同于互联网泡沫的潜在信用危机

2025年11月26日 11:40
AI永存,数据中心不闲,但低债金字塔能否待回报稳立,是未来三年信用市场核心疑问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米德洛锡安,谷歌米德洛锡安数据中心。图:视觉中国

  2025年11月25日,全球信用市场正面临一场由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扩张引发的结构性动荡。科技巨头从现金储备转向大规模债务融资的战略转变,正以爆炸性速度重塑美欧债券市场。

  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不同,这次债务主体并非资金短缺的初创公司,而是过去十年积累了万亿美元现金储备的成熟企业。Alphabet、Meta、Amazon、Microsoft、Oracle等hyperscalers(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已累计发行超过1200亿美元债券,用于AI数据中心和算力建设。根据路透社数据,2025年9月以来,Meta发行300亿美元、Alphabet 250亿美元、Oracle 180亿美元、Amazon 150亿美元,这些交易创下企业债发行纪录,Meta的订单簿达1250亿美元,位列历史第五大债券销售。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周子衡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从事货币经济研究二十余年。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信息社会五十人论坛成员,央行金标委区块链安全分会成员,中国电子协会区块链分会成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者;曾担任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顾问,阿里研究院学委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民生银行、中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拥有律师从业资格并曾有十年执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