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PCAOB再次表态说全面审计底稿是原则性问题。这应该如何解读?审计底稿的问题本来就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只是近几年又谈出了新花样新高度,在这纷纷扰扰的争议背后,其实冷静思考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是伪问题,但又在这些伪问题产生的背后让我们看到真问题。
伪问题与真问题
首当其冲的伪问题是安全的泛化。现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三大利器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昨天网络汇编的数据,从2015年到现在我国出台了197项数据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实际效果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是规则体系蔚为壮观。在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气氛下,“安全”一词有变的越来越泛化的明显趋势。之前网上帖子说滴滴发布的通行数据暴露了我国政府部门老加班,甚至暴露了政府部门的准确位置,但是我困惑的是,就这也能算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还有人说京东天猫的销售数据太可怕了,倒过来分析就能让境外势力掌握我们经济的真实情况,但这又算是经济安全的大问题吗,难道非要像现在统计局弄一个数据成为质疑对象,甚至有很多重要经济数据干脆不公布才安全?掩耳盗铃只能说很搞笑,没觉得多安全。对于关键信息的保护当然是有必要的,比如军事设施等信息,但是不能让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怕的状态,更不能一不小心就触碰法网的那种管控,划清边界,保护适度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欧洲的GDPR对欧洲产业的伤害也是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欧美制定规则的时候也受到很多政治正确的干扰,我们有我们的政治正确,他们有他们的政治正确,但是我们不能服下两次政治正确的药,这时候恰恰是需要我们的道路自信,必要的保护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动不动挥舞三大利器向企业开刀,也不要总觉得上市就好像光着身子上街,是很高危的事,避免把安全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