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靠前发力,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扩大投资等方式提高了微观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拉动基建投资扩大总需求,有效地助企纾困、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稳定经济、促进创新等。当然,一系列经济社会效果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债务再度攀升。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近期31个省份陆续发布了2022年财政收支与债务数据和2023年债务化解重点工作计划等,提出要在2023年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存量。如何理性看待地方债务问题,详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形势与应对》。
T中
31省份债务全景:谁多谁少谁压力大
2023年02月16日 11:08
- 罗志恒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注册会计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
经济大省债务存量高、结存限额空间大,天津、吉林地方财力下降、债务风险加大,专项债偿债压力高于一般债,地方债集中投向市政园区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