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姚洋:地方债的化解方案与必要的治理改革

2023年10月10日 11:15
姚洋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和博雅特聘教授

目前正在酝酿的1.5万亿债务置换方案并非好办法,这会助长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此外,还存在一个更糟糕的问题,即再次救助那些不负责任的金融机构
news 原图 2023年3月19日,云南昆明,一处基建项目。中国的债务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学问题。图:视觉中国

  过去的20多年,尽管我们采取了两轮化解地方债的措施,但债务量却继续周期性地增长,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尤其是在2014-2018年,本应是化债窗口期,债务却迅猛增长,且在2020年之后情况变得更严峻。由此可见,过去采取的化债手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有些适得其反。

  债务周期的形成源于发展的需要和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有观点认为中国地方债务增加是因为中央和地方事权及收入的划分不平等,但我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即使事权与收入划分平等,地方政府仍会举债。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常性收入基本上各占50%,但中央政府支出只占总支出的15%,其余85%支出交由地方政府。但即使这样,地方政府仍然举债,说明不是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地方政府举债的动因是地方的内在发展冲动。世界各地的地方政府都举债,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地方政府。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