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试听
T中

从金融安全视角理解债市波动

2024年08月12日 15:40
张继强
张继强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

央行既没有大幅收紧资金面,也没有借券直接卖出,说明基本面环境短期难以借力。央行更多是避免形成单边预期并不断强化引发金融风险,需要关注后续经济和财政动向
news 原图 中国人民银行。图:视觉中国

  上周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大,目前市场开始重新评估央行调控长债的决心与力度。周五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多次提示了当前金融市场的风险。那么从央行视角如何理解当前债市?长债利率过低到底蕴含何种风险?本轮调整空间将有多大?

  金融体系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这也是历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机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会形成动态反馈机制,这种机制在经济繁荣时期和萧条时期都会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而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经济学领域对于金融周期的关注由来已久,例如最早大萧条时期的“债务-通缩理论”(Fisher,1933)认为经济主体的过度负债会与通货紧缩相互作用,形成正反馈循环机制。而伯南克的金融加速器理论提出,当企业遭受经济的正向或负向冲击时,其现金流和净值随之升高或降低,而信贷市场的作用会进一步放大冲击效果。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从金融安全视角理解债市波动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从金融安全视角理解债市波动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话题:
#人民银行+关注
#货币政策+关注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特朗普经济政策能走多远

2025年04月05日

显影|罕见病患儿父母直播跳舞 抓住悬浮在流量中的救命稻草

2025年04月06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06日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中国产业链大考

2025年04月06日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不实施报复性关税 将与志同道合国家强化伙伴关系

2025年04月06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