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德国“债务刹车”的前世今生

2025年03月19日 14:08
洪中,经济学博士,曾在多家知名德国企业任职;曾受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亦是上海交通大学MBA课程讲师。此外,他长期活跃于中德学术与商界交流,曾任留德学生学者经济学会会长,以及德国同济校友会会长。
洪中

洪中,经济学博士,曾在多家知名德国企业任职;曾受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亦是上海交通大学MBA课程讲师。此外,他长期活跃于中德学术与商界交流,曾任留德学生学者经济学会会长,以及德国同济校友会会长。

最让人担心的是,由于财政预算得到了极大的松动,加上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的制约,默茨今后四年无法甚至无意对社会福利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放慢绿色转型脚步,以及推动政府“精兵简政”,今后四年成为“失去的四年”
news 原图 1992-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状况。资料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国家财政是否可以负债经营,这在当代财政理论和财政政策中不是问题,但是负债上限应该是多少,各个国家的答案各有不同。

  战后的德国一直奉行比较谨慎的财政政策,反对国家过度负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魏玛共和国的历史教训。德国政府在一战期间通过战争债券融资借了大量债务,战后这些债务仍需偿还。德国战败后,《凡尔赛条约》(1919年)规定德国需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约1320亿金马克),这对德国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德国政府无力支付赔款,但也不能大幅提高税收或削减政府支出,因此选择通过大量印钞来填补财政缺口,造成德国在1920年代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社会和经济动荡造成了社会分裂,结果是纳粹党上台,把德国再次拖进了战争的泥潭。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