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MLF退出后央行如何定利率

2025年03月26日 09:25
李超
李超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MLF利率政策属性退出后,预计央行通过“7天OMO利率+央行引导→DR007/LPR→短端利率→长端利率”的链条实现利率传导
news 原图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图:视觉中国

  MLF利率政策属性退出历史舞台,回归1年期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3月24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并从本月起将MLF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即美式招标)。MLF改为美式招标,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政策属性完全退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此后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与其他各期限工具一同构成央行流动性工具体系,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

  MLF政策利率淡出循序渐进,始于2024年6月。2024年6月19日,潘功胜行长在陆家嘴讲话中明确,“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7月起,MLF操作时间统一延后至LPR报价之后,实现了LPR与MLF利率的“解绑”。此外7月还明确了MLF操作采用利率招标,允许机构在投标时选择多个利率,中标利率区间逐步扩大。8月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度明确“淡化MLF利率的政策色彩”。10月央行启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直至2025年3月,央行进一步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模式操作MLF,完全取消统一中标利率,标志着MLF政策利率属性的正式退出。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肖子何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