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国有银行改革最后环节

2007年07月09日 18:26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资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仍然不能满足竞争的需要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资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仍然不能满足竞争的需要。从世界银行业发展的通例看,商业银行正从劳动力密集型的简单操作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复杂流程转变,其典型事实是银行业越来越依赖产品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竞争能力的实质是中资银行在人力资源上是否具备优势。

  人力资源的定价看起来是一桩简单的市场交易,但国有银行改革的最大瓶颈之一就在于银行经营者是官员还是银行家。于是,我们必然面临两种完全不同的定价机制——作为官员,其劳务的公共产品性质导致市场无法按照人力资本拍卖的方式进行;但事实是,大量的银行“官员”却作为银行家“流失”到市场化程度更高的股份制或外资金融机构。于是,中国银行业出现了类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象:真正的壮劳力离开原有岗位,老人和儿童留守乡土。这一问题可能导致中外金融机构竞争力差距的进一步加大。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冯仁可

陆磊
陆磊,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央行研究局局长。1996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于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经济金融处、研究局国际金融处和招商银行研究部工作。曾在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财政部财政政策司进修、工作,并获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学者。曾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招商银行高级研究员、研究部总经理助理;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原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广东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