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远离“洗绿”,资管机构可推动中国去碳进程

2025年03月27日 09:22
“头部”资管机构以“碳中和”为名投资高碳资产,引发“洗绿”隐忧,错失转型金融机遇
资料图:资管公司广告。图:视觉中国

  自中国于2020年宣布力争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以来,各金融机构加快了与国家气候目标对齐的步伐。在这场实现净零排放的竞赛中,代表客户进行投资并履行受托责任的资管公司的表现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尽管各机构竞相推出“碳中和”主题的基金产品,但资管公司还需要提出富有雄心且科学的气候目标。绿色和平东亚办公室发现,由头部资管公司于2021年后发行的总投资规模达145亿元人民币的20支“碳中和”、“低碳”主题的公募基金中,约五分之一的资金投向了“高碳”资产。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刘虹桥
中国气候政策专家,自2010年起关注环境危机和去碳化进程,创办《双碳通讯》为全球读者提供中国能源转型的深度分析。曾两次在TED大会演讲,为多家咨询公司和国际智库提供战略咨询。牛津大学、慕尼黑大学、金山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