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四链”协同机制与企业发展优势

2025年03月31日 16:00
通过“四链”融合,国企与民企能够形成“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2024年10月18日,武汉市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对设备进行检测。图:视觉中国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简称“四链”融合)作为重要路径,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各自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方向,在“四链”融合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有机协同路径

  (一)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系统性政策设计,强化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例如,国家可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明确不同产业领域“四链”融合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建立跨部门的高级别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要素在各链之间有序流动。如在量子科技产业,从国家层面规划创新链的关键技术研发方向,围绕其产业链布局,精准匹配资金链的扶持重点和人才链的培养方向,形成完整的“技术-产业-金融-人才”全链贯通生态,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蔡剑
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首席战略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级管理创新课程教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创始执行院长,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会中国理事,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工信部信息经济专家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