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市场化金融时代,美元体系的新挑战

2025年08月13日 12:12
市场化金融时代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崛起,正为全球金融带来新的结构性风险;金融体系因此更脆弱,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类似2020年初美国国债市场恐慌的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BIS)由申铉松领衔的出色研究团队编制的《2025年年度经济报告》,使我们能够梳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流动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美元体系运作产生的影响。

  根据BIS团队的分析,关键的起点是认识到自2008年以来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一系列重大趋势: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GFC)是一个转折点,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中两个相关的结构性变革,这些变革至今仍定义着该体系的现状。首先,金融中介的重点从向私人部门提供贷款转向面对政府,尤其是以主权债券的形式提供贷款。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s)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虽然GFC主要是一场银行危机,受监管的银行是主要参与者,但在后GFC金融体系中,对主权债券进行投资组合的经理已成为核心角色。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亚当·图兹
亚当·图兹(Adam Tooze):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博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他的研究兴趣为20世纪及当代经济史,也广泛涉猎政治、军事和思想史领域。著有《滔天洪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毁灭的代价:纳粹经济的形成与崩溃》《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2019年,图兹入选《外交政策》杂志“全球百大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