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朗普次级关税的反噬

2025年08月18日 15:02
特朗普创新性大规模使用次级关税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已彻底从防御性转向进攻性。高昂的经济成本与潜在的报复风险,将把全球经济推向一个更加碎片化和对抗性的未来
美国洛杉矶港。图:视觉中国

  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4月2日“解放日”加征高额对等关税之后,很快又创新性地推出了次级关税政策(Secondary Tariffs),并将其作为“美国优先”贸易战略工具箱中新的核心政策工具频频使用。这不仅影响了美国贸易政策的格局,也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博弈中引发了广泛争议。

  次级关税不同于直接针对特定国家商品的初级关税,其本质是阻挠其他国家或经济体、个人与目标国家进行经贸活动而加征的额外关税,类似于金融领域的“次级制裁”。“次级关税”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正式术语,而是一个政策性术语,是对多层关税体系的分析性概括。其基础是白宫依托1976年《国家紧急状态法》(NEA)和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设立的普遍基线关税。在此之上,美国贸易法的多项专项工具被重新激活并叠加使用:301条款针对不公平贸易与知识产权问题,232条款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钢铝、汽车、医药等关键行业的进口,201保障措施在产业受损时提供临时保护。这些工具彼此独立又相互配合,通过海关执行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进一步强化征收力度,使得关税呈现“普遍+定向+专项”三层并行的形态。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余翔
余翔:经济学博士,国家人才称号“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现为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专家,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论坛特约专家。此前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美国经济、中美经贸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