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李稻葵:中国的经济金融风险与改革

2025年09月03日 12:24
中国经济面临着短期“救火式”风险和长期“万吨巨轮式”风险的双重挑战。需要采取深化金融改革、优化财政政策、修订税收体制以及重构绩效评估框架等多层面的综合措施
2025年7月14日,辽宁大连,一家船舶企业生产作业区。图:视觉中国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节点,面临着多重风险与挑战。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衔接期,国家已陆续召开多场事关全局的高层会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到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专题座谈会,均对宏观政策走向、结构性调整重点以及科技与绿色转型路径作出了部署。这些会议不仅为新一阶段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也凸显了最高决策层对复杂外部环境与国内深层矛盾的高度警惕与前瞻谋划。在此背景下,2024年召开的多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为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开局夯实基础。应《Risk Sciences》期刊邀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经济与金融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其认为可行的改革措施。本文转述《Risk Sciences》上发表的英文原文中的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罗文

推广

冯润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国际期刊《Risk Sciences》执行主编、北美精算师协会正精算师、注册风险分析师。加入清华大学之前,曾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State Farm讲席教授、担任伊利诺伊大学系统的创新合作研究院金融领域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治理、养老金融、保险与社会保障、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