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关注阻碍技术创新的不合理征税现象

2025年09月25日 12:14
将知识产权入股视为“收入”,要求研发者按20% 税率缴税,成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障碍
2025年3月26日,上海浦东,张江模力社区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究人员正在测试机器人性能。图:视觉中国

中国对技术创新存在不合理征税现象

  笔者作为研究宏观经济的学者,在近期调研中发现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个人研发的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在用于创办创新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尚未开展实际经营、研发者也未获得任何投资回报时,仅因将知识产权注入企业,就需先行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多数技术专利由个人主导研发并投入资源形成,这类创新活动本身具有高风险性——研发过程中,个人需持续投入智力劳动,历经长期探索、反复打磨创意、搭建研发模型、开展模拟实验与试错调整,期间还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成本。从学理层面分析,研发投入本质上属于“成本”范畴,而非“收入”。但当前政策却将知识产权入股视为“收入”,要求研发者按20%税率缴税,这一逻辑笔者难以认同。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吴秋晗

推广

周天勇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领域:国际战略、中美关系、宏观经济、经济发展与增长、财政体制改革、金融风险控制、土地制度与房地产、城市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