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汽车强国不能“偏科”,专用车也是重要战场

2025年11月11日 14:59
专用汽车既是生产资料,也是保障装备,更是服务载体,还是就业容器,建议将专用车发展列入国家相关发展战略和规划,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助力专用车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
安徽省芜湖市,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车间里,工人在组装电动清扫车。图:视觉中国

  什么是专用车?根据《GB/T 3730.1—2022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类型》,汽车分为乘用车、客车、载货汽车、专用汽车。专用汽车(SPECIAL VEHICLE)是指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特定人员,运输特殊货物(包括载货部位为特殊结构),或装备有专用装置用于工程专项(包括卫生医疗)作业或专门用途的汽车。专用汽车包含专用乘用车、专用客车、专用货车、专项作业车、专门用途汽车。根据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2018年1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50号公布。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专用车类是工信部实施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六大类别汽车产品之一。通俗地说,专用汽车是指在通用性底盘(如卡车、客车底盘)或完整车辆上装备专用设备、设施或器皿等,用于载运特定人员、运输特殊货物、专项工程作业或专门用途的汽车,其直接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专用物流运输、市政环卫服务、医疗卫生保障、应急救援服务、生活服务保障、电力供给维护、农业绿化养护等领域。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吴松泉
吴松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研究汽车产业和政策,现就职于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长期研究汽车产业和政策,曾参与几十项国家重要汽车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