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我闻
机构订阅
会议
Promotion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讣闻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投资新时钟——基于周期归来的大宗商品和股市“健康牛”
结构性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存在长期下行压力,而周期性问题则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也是2016年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
2016年03月03日 10:04
放开境外投资中国债市,央行意欲何为
央行的深层次目标是完善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人民币“流出-流入”循环机制
2016年02月25日 10:32
社融数据喜人的背后
M1-M2资金活化率高的可能原因是:企业获得了大量资金,但既不敢盲目投资或扩大生产,又不敢存为定期怕错失投资机会,于是形成了资金淤积在活期存款的特殊情况
2016年02月16日 13:37
危险游戏终结——债市与股市去杠杆的同与不同
债市去杠杆的目的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大概率以限制增量为主要手段,提高利率和去存量杠杆的可能性较小
2016年02月03日 10:17
日本负利率不会增加中国央行“双降”可能性
期望日本负利率改变人民币汇率稳定大局,豪赌中国央行能够因此降准降息,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2016年01月29日 17:26
加载更多
邓海清
邓海清,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专栏最新文章
重大倒退,美国将废止温室气体报告计划
年轻世代的政治倾向与公共政策的“卫生因素”
生源下降,“过剩”的教师到哪里去
碳关税规则首次修订欧议会通过,或利于中国企业应对
反内卷能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吗
美国8月CPI:关税传导仍然可控
矛盾的物价信号对股债意味着什么
今年财政发力的特点、前景及影响
投资新时钟——基于周期归来的大宗商品和股市“健康牛”
放开境外投资中国债市,央行意欲何为
社融数据喜人的背后
危险游戏终结——债市与股市去杠杆的同与不同
日本负利率不会增加中国央行“双降”可能性
编辑推荐
法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显影|困在家中的瓷娃娃,渴望成为打工“牛马”
亚洲愿景论坛
|
胡舒立致辞“关键在于行动”
公司
|
美对华海事“301调查”落地征费
健康
|
双抗ADC会成为耐药肺癌患者新希望吗
政经
|
香港7个月发生2.4万宗诈骗案
封面报道
|
印美在歧路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网信算备110105862729401250013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