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X控股公司创始合伙人。2010至2016年,任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2005至2010年,任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亚洲副总裁,参与了CCX同中石油集团合资组建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谈判、创立和经营;在美国有十多年的跨国并购和期货市场的经验,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交易所、期货公司、金融软件基础设施等。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助力实体经济打造一个年期货交易量400亿吨规模、机构主导、有至少3~5年远期价格曲线、有效定价的碳配额期货市场,用远期价格推动能源产业平稳向低碳过渡
无论本月中国碳配额首日上市交易采用哪种价格形成机制,建议政策制定者尽快引入拍卖机制,发现价格;同时给机构之间的配额场外OTC合规交易以足够的空间
传统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局限已可见端倪,要在创新试验田的大湾区建设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交易所,需要从机制上市场化运作,从技术上领先化建设,从人才上全球化挑选,从监管上松紧结合等方面全面规划和部署
现实中,电力现货市场中的各类主体,就如同一个大的期权组合。在短期市场内,通过gamma交易,多空双方转移风险,实现整个现货市场的平衡和稳定,提升源网荷储各层面的效率
电力现货交易量化建模,依赖统计学或AI远远不够
碳市场设计中,交易层面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中国的电力期货,应该换一个全新的实施“套路”,避免过多的制约市场的所谓“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