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洪灏:中国量宽?

2022年12月19日 10:37
洪灏
洪灏

思睿投资集团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央行继续宽松。降息降准可期,房地产继续托底,宏观杠杆率将上升。虽然这并非量宽,却也不是隔靴搔痒
news 原图 在圆桌会谈席间,我们探讨了美国通胀前景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取向。我们还比较了90年代的日本经济和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随后,与会经济学家们将焦点转向中国,并以美国和日本为先例,认为中国在实施量化宽松(QE)政策方面仍有余地。图:视觉中国

人民币处于转折点

  近日,我很荣幸地主持了一场与国内顶尖经济学家们畅叙问道的圆桌会谈。这些经济学界的执牛耳者们凭借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市场之间关系的敏锐洞见在一众起坐喧嚣间脱颖而出。他们的真知灼见备受市场的一致追捧。

  于我们而言,经济学与其说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那些工整严谨的数学公式,大都是经济学家究天人之际,将宏观经济的运行视作由杠杆制动的、严丝合缝的连锁齿轮而推导得来。但市场对于光怪陆离的宏观经济变化作何应对,往往使得这些被奉为圭臬的公式力有不逮。正如诺奖得主、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言道:“想象一下,如果电子也有情感,物理学就困难多了。”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