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如果央行购买国债

2024年03月29日 11:17
易峘
易峘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如果央行将国债操作纳入常规工具箱,可能更多是出于中长期调整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考虑,不宜过度关注对短期逆周期调节的作用
news 原图 如果央行将购买国债纳入常规工具箱,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其他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的作用,但对基础货币及广义货币供应扩张的效果需要综合评估。图:IC photo

  近期有关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讨论。本文结合国际惯例、历史经验,对央行购买国债对宏观调控的短期及中长期影响进行分析。

  横向比较来看,目前国债在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央行总资产中占比为五到九成,国债作为央行进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已经是国际惯例,央行购买国债不等于QE。即便在常规货币政策操作阶段,大多央行都以购买国债作为基础货币扩张的工具。

  2008年之前,国债占美联储总资产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买卖国债是美联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方式。类似地,2001年之前,政府债券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比例亦基本保持在50%以上。在实行量化宽松(QE)政策之后,其他主要经济体央行通过购买国债进行基础货币投放的规模大幅攀升。美联储持有国债的规模从2007年底的约7500亿美元扩大了6.6倍至2022年6月最高的5.77万亿美元,目前回落至4.62万亿美元、占美联储总资产的61%。2001年至今,日本央行持有国债的规模扩大了9.7倍至601.8万亿日元,占日央行总资产的比例上升至78%。2015年实施QE之前,欧央行基本不持有欧元区国债,而目前欧央行持有4.0万亿欧元国债,占欧央行总资产的58%。因此,央行购买国债不等同于QE,尤其是在中国央行仍拥有正常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的情况下,QE更是无从谈起。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