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汪涛:央行买卖国债并非量化宽松

2024年03月29日 08:55
短期内中国不太可能进行量化宽松或使用其他非常规的政策工具。央行有可能将重启国债买卖,但只是作为其公开市场操作和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一部分
北京,中国人民银行。图:视觉中国

  中国要开始量化宽松吗?我们不这样认为。应如何解读央行重启国债买卖,货币政策有何可期?

央行买卖国债并非量化宽松,而是旨在充实其货币政策工具箱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府高层要求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引发了市场对中国将进行大规模货币政策宽松的猜测。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推出量化宽松政策(QE)或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2024年整体宏观政策基调较为支持但力度温和。政府财政政策小幅扩张,包括将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设定为3%(占GDP比重),拟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提高3.9万亿,这些政府债券供给应可以轻松被市场消化。事实上,政府高层的讲话发生在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要求充实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包括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因此,该政策意图并不是启动量化宽松或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是主要为了充实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这将有助于提高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灵活性,同时增强央行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直接影响。国债买卖是全球主要央行的标准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为什么央行在过去20年中没有买卖国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央行不得直接从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过,理论上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主要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一部分),也可以运用各种工具(如逆回购、MLF、SLF、PSL等)向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这些工具多以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为抵押品。央行曾经在2000-2003年进行过国债买卖操作,但在其后的20年中停止了交易国债,其中的例外是2007年央行从商业银行购买了1.5万亿元特别国债(其目的是成立中投公司)。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汪涛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和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拥有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