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汪涛:4月新增社融为何罕见转负

2024年05月13日 10:14
4月信贷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远不及去年
维持对房地产销售和房贷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渐企稳的基准预测,随着经济增长势头企稳和设备升级需求的兑现,企业信贷需求将在年内有所改善。图:视觉中国

  4月新增社融出现接近20多年来首次下跌。应如何解读,未来有何可期?

新增人民币贷款主要靠票据融资支撑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走弱至730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多增110亿元),与市场预期相差不大(7000亿元)。在各分项中,只有票据融资实现同比多增(8380亿元,同比多增7100亿元)。另一方面,新增中长期居民贷款再次转负(收缩1670亿元,同比少增510亿元),呼应了低迷的房地产销售,新增中长期企业贷款也走弱至4100亿元(同比少增2570亿元)。新增短期贷款也转负,其中短期居民贷款下降3520亿元(同比少增2260亿元),短期企业贷款减少4100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降幅均较去年4月有所扩大。

新增社融转为净收缩

  4月新增社融减少1990亿元,为2005年10月以来首次收缩,较去年4月少增1.4万亿,也远低于市场预期(增长8800亿元)。除了人民币贷款弱于预期外,政府债券发行量也大幅低于去年4月水平,基本符合我们预期(减少980亿元,同比少增5530亿元)。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发行量回落至490亿元(同比少增2450亿元),弱于高频数据的表现。影子信贷减少4250亿元(同比多减3310亿元),主要由于未贴现票据走弱(减少4490亿元,同比多减3140亿元)。

信贷增速放缓至8.4%,信贷脉冲进一步走弱

  4月官方和调整后社融(剔除股票融资)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0.3-0.4个百分点至8.4%。新增信贷流量放缓至13%左右(占GDP比重),对比3月为20%,其3个月移动平均放缓至20%左右(对比3月为23%)。继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短暂扩张后,4月我们估算的信贷脉冲从2月的-0.8%和3月的-1.6%进一步走弱至-2.6%(占GDP比重)。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推广

汪涛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和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拥有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