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的负增长拐点提前到来,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速度之快也超出我们的预期,人口结构加快变化会给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比如社会消费能力下降、养老负担与医疗支出负担加重。在发达国家,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在医疗总支出的占比超过2/3,近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上升也很快,主要是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比例上升很快。如何保证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被老龄化拖垮,这将是中国经济社会面对的重大问题。但是人口结构少子化、老龄化又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欧洲、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均经历过这一历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生背景和实际情况,建议合理配置资源,以不同收入阶层为基本出发点来构造中国的老年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既有效满足中高收入人群医疗服务的需求,又有助于保证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
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大背景
经济长期高增长,计划生育长期实施,社会观念变化等因素,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中国家庭人口数量开始降低,社会也更加“原子化”,有更多的个人不再组成家庭。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家庭、生育和养老的观念也发生变化。此外,中国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四个老人、两个成年人、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较为普遍,年轻子女所感到的抚育老人的压力也使得年轻群体的生育意愿不强。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速度较快,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2023年中国人口减少208万人,连续两年负增长,比之前预计的人口负增长的时间点提前了4到5年。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2%,已经进入中度或者深度老龄化社会。据估计,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