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研究主管,负责智库研究工作,新经济指数、中国气候指数等项目负责人。曾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和研究方向包括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理论和实证专家。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
2022年7月,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31.4。随着科学精准管控能力不断上升,2022年各地经济受到疫情影响的程度大概是2020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2022年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4,就业持续疲弱,就业指数创下逾两年新低
2022年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51.7和54.5,分别录得近13个月和近11个月以来新高
2022年6月,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30.1。高考填报志愿之际,历史数据显示,工资溢价较高的岗位,对应专业录取线同样偏高
2022年5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28.5。目前此轮疫情已至末尾,经济生活逐渐正常化,但消费仍恢复乏力
2022年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48.1,多地散发疫情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
受疫情影响,2022年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46.0和36.2,双双录得2020年3月以来新低
2022年4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28.8,经估算,上海本轮疫情将导致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2.5%,制造业增加值下降9%
2022年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48.1和42.0,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2022年3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30.6。多地暴发局部疫情,病毒传播力强,疫情周期拉长,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2022年2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31.1。疫情消费数据显示,局部疫情后,城市线下消费通常需1个月以上才可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2年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4,供给改善,需求强劲,通胀压力有所上升,就业依然承压
2022年1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29.5,一次暴发性疫情使当地线下消费降低全年数值的5.5%左右,且相应的损失并不会被线上消费的增加所弥补
2022年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49.1,供求趋弱,就业承压
2021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9,供求同步改善,通胀压力缓解,就业市场承压
2021年12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28.1,新增企业关键词变化展现了消费大类的重新兴起与房地产和教育行业的快速萎缩
2021年11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29.6;近年部分“鬼城”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人口、房价和GDP增速跑赢均值
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49.9,近四个月内第二次落于收缩区间
2021年10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28.9,国有企业招聘占比大幅上升,预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6,需求强、供给弱是制造业运行突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