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大国崛起的风险

2007年04月09日 00:00
世界对中国经济快速扩张接受程度是中国未来出口增长的天花板,这应成为决策部门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一个重要假设



  在二战以后的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已经有很多的经济体成功地实现了起飞。较早的有德国、日本和前苏联经济战后的快速复苏与腾飞,稍晚的亚洲“四小龙”也紧追直上,而当下又有“金砖四国”摩拳擦掌欲一较高下。不同经济体充分把握各自的优势与机遇,奏响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新篇章。
  与前几拨的经济快速发展不同,中国的崛起必将更加引人注目。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一方面,中国是人口大国;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足以影响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尽管按照名义汇率计算,2006年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仅为5.5%,但按照PPP(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中国GDP总量已接近全球的15%。
  中国经济崛起的速度之快也是其他国家不可同日而语的(见下图)。同样按照PPP估算,战后德国与前苏联的崛起主要带有恢复性质。1940年德国的GDP总量大约是美国的40%,但战后其总量从来没有超出过美国的30%。前苏联的情形也很类似,前苏联的GDP与美国GDP之比的峰值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大约为45%,这与1940年的水平基本相当。在大约1820年前后,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到1950年经济总量大跌至不到美国的20%。然而,中国GDP占美国的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左右大幅跃升为2001年的接近60%。对整个世界而言,它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

   主要经济大国与美国GDP的比较:1940-2001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 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特公共政策学院Rio Tinto中国经济讲座教授,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曾经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General Mills经济与金融国际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经济项目主任、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Serica投资基金董事、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和巴克莱董事总经理/亚洲新兴市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