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市场雪崩

2008年03月12日 22:43 来源于 caijing
我们仅仅经历了此次信贷泡沫破裂的第一波冲击。第二波和第三波冲击即将到来

   “当你看见一只蟑螂时,要想到还有上百只藏在后面。”这句俗语在金融领域中似乎最为灵验。近来,数只由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操纵的基金破产,可能导致一场雪崩。
  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手中已握有超过3万亿美元,其债务更可高达这一数字的两倍。其投资行为主要是低成本借入资金,购买高回报资产。最近,“高回报”变得具有了“更快增值”的意味,而非“更高的产出”。随着负债成本的增加及资产价格的下降,上千个基金可能已经跌得一塌糊涂。当银行对其增收保证金时,他们不得不进行清算。
  清算最终回到了借款者头上。大多数大型金融机构也模仿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贷款购买资产,储存资产以期增值,并将增值的部分记为收入。而随着对冲基金和私募公司被清算,他们必须将其资产按市值计价,即用资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为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计价。这样,全球金融机构的损失可能不得不将他们所宣称的1600亿美元的账面再扩大两倍。
  随着金融市场的崩盘,很多投资者可能希望从那些表现良好的小型对冲基金中撤出,以保全财产。他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其实这些基金并非真的那样好,正是它们支持着小型公司的股价。而当这些基金走向清算时,却没有了接盘者。它们的真实表现甚至可能比原本表现不佳的基金更糟糕。
  目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机游戏正走向终结。自从2000年3月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和银行的自营交易逐渐变成最赚钱的业务。这些新型交易模式依赖于资产价格的提升;而随着如此多的公司在同一时间涌入同一市场,他们的需求又推高了资产价格。可以说,这一盈利模式是自我实现的。
  对贷款如此大规模的需求,本应推高贷款成本,导致这一盈利模式的失效。但对于那些弄潮儿来说,幸运的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使流动性保持顺畅,从而满足了所有贷款需求。投机家们从其他人那里募集资本,并从金融机构贷款——当然机构贷款也是借自他人的钱。在这个新型模式下,一批非常年轻的投机英雄诞生了。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在潮水退去之时,才能发现谁在裸泳。但这一次,却是全军覆没。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的时候,倒闭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一开始也会指责他人,并声称对公司内存在的金融舞弊毫不知情。当正义之轮开始转动,他们一个个被送进大牢。我猜测我们正目睹这一永恒主题的再次上演——这次,仍将有一些华尔街经理入狱。
  现在,我们仅仅经历了此次信贷泡沫破裂的第一波冲击。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倒闭,将导致其投资者和为其提供资金的银行遭受资本金损失。不久后,抵押证券、公司贷款和杠杆贷款降为以市值计价,将导致账面价值的贬损,形成第二波冲击。随着金融的混乱对经济造成打击,消费信贷的质量将恶化,第三波贬值浪潮将伴随着失业率的剧增,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发生。
  迄今为止,资产价格的降低大多是向正常值的回调,并在过多的杠杆作用下被放大。下降的资产价格确实能暂时性地阻碍消费和投资,引起经济疲软,并在金融市场中激起恐慌。不过,全球金融市场中下降的股本才是更大的原因。
  要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美国政府建立一个清债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以接管包括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内的破产金融机构,为美联储留出精力应对通胀。但是,共和党政府无法在民主党议会中获得建立这样一个公司的资金。而对于那些为了个人利益欺骗全球投资者,毁掉了美国最好的金融机构的人,若要花费一万亿美元对其施以援手,政府并无法证明这样做的正当性。这样一来,美联储仍会被指派去挽救金融系统,并在振兴经济的同时抑制通胀。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作为一个悲剧角色湮没在历史中。他将首要工作集中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利率的举措在短期和长期利率间撕开了一个口子,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借入短期资金,投资长期债券,从这一利差缺口中获利。然而,由于金融机构缺乏资本,现在这种把戏不再奏效。他们转而在商品市场中寻找来钱的捷径,这加剧了通胀压力。华尔街正把试图拯救它的人送上绝路。历史会无可避免地将伯南克与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的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相对比。
  正如保罗•沃尔克(Paul Volker)当初为医治伯恩斯在任期间的滞胀所做的,当金融市场稳定后,伯南克将为通货膨胀形势所逼,迅速将利率提升到很高水平,这会导致极为痛苦的经济衰退。或许,伯南克将集伯恩斯和沃尔克于一身。■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谢国忠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1995年,加入新加坡Macquarie Bank,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2006年9月辞去该职务。现任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财新≪新世纪≫特约经济学家。

更多文章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