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帆,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同时也是CIO亚洲投资委员会及CIO新兴市场投资委员会的成员;拥有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浙江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15年11月加入瑞银,担任财富管理大中华区首席投资总监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自2007年以来在多家金融机构担任过首席经济学家一职。加入瑞银之前,她在海通国际任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经济学家,负责 H股研究。此前她在中信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在法国法盛銀行任中国经济学家,以及美银美林亚洲任股票研究策略师。
目前的宏观形势较20世纪70 年代滞胀时期良好,预计美国经济有望在2022年增长约3.5%,失业率低于4%,通胀也将从2022 年的6.4%下降到2023 年的1.7%
亚洲宏观经济动态转差,下行风险已经加剧,但今年余下时间亚洲整体环境将呈现平稳放缓的局面。随着政策宽松的影响开始传导至经济领域,中国经济增长应在下半年走强
亚太区面临两大风险,即:能源价格升高以及货币政策紧缩
零售、生产和GDP等经济数据都说明,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奥密克戎可能仅会令亚洲GDP增长轻微下滑大约0.1%
在元宇宙大范围普及并产生经济效益前,必须先熬过幻灭的低谷
步入2022年后,我们保持亲风险立场并看好亚洲(日本除外)股票
随着企业和政府等各界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技术ABC正处于普及率曲线的拐点
随着政策制定者愈发注重数据安全,科技公司盈利增长难免有所冲击。然而,随着大部分风险已计入价格中,机会也将会浮现
预期亚洲本地复苏将在2021年四季度或2022年一季度重新开始,具体时点取决于恢复出行活动的意愿及能力
除疫情以外的其他因素正在动摇金融市场,其中许多因素的影响力还在增强
鉴于全球需求加速增长、供应面临瓶颈以及宽松政策延续,预计亚洲制造业生产将持平于或略高于趋势水平
随着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这为全球经济和相关公司带来了双赢的局面。潜在的受益者包括两国的智能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科技领域
基准情景下,预计发达经济体的GDP将在2021年底前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美国甚至可能在二季度达到此目标
预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将达到5.5%–6%,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消费和服务业逐步复苏、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以及强韧的出口
无论谁接任首相职位,中期内都不会对日本目前的通货再膨胀政策做出重大改变,日本股市的波动性可能上升
亚洲经济正在重新开放,政策继续保持宽松,积极的迹象显示亚洲经济正在加快复苏
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复苏势头将较为一致,随着贸易开始复苏,亚洲(不含日本)地区将回归中个位数的增幅
随着DCEP等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将在货币政策、金融系统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三个方面带来机会,也带来挑战
油价和利率下降在中长期内对亚洲有利,但短期内则不然,因为这可能引发违约担忧
目前我们不认为形势恶化会引发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