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影视行业四大避税招数,合法吗?

2018年07月05日 13:57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大多数艺人通常选择成立个人工作室、约定“包税”条款、签订“阴阳合同”、适用区域性税收优惠等方式规避高昂的税负成本,而上述方式在合法性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瑕疵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天永)近期,有关影视从业人员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漏税一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6月3日,无锡地税已对相关人员是否偷税漏税介入调查;国家税务总局也发通报称,总局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6月27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加大对偷逃税行为的惩戒力度,推进依法纳税,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由此影视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以及相关的避税方法成为讨论的焦点。实践中,影视人员主要通过哪些方式避税?其中存在何种税务风险?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柘

财新网“法言税语”专栏作家。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主任,资深税务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法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律协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律协税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兼职教授;先后出版《中国税务律师实务》、《中国税法注解》、《中国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实务》、《中国转让定价与反避税纳税指南》等多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