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司司长。2012年7月至2017年1月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2017年1月16日获任命为财政司司长。是香港会计师公会前任会长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前任主席。加入政府前,曾担任多项公职,包括立法会议员、法律援助服务局主席、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成员、策略发展委员会非官方委员和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成员。
香港正值经济下行周期,新一份的财政预算案仍会采取逆周期财政政策,透过维持甚至增加尤其是投资方面的公共开支,冀能缓和经济下行对社会民生造成的冲击,并为疫后重振经济做好部署
踏入2021年,情况也许是困难未尽但转机渐现,估计上半年仍面对较大挑战,下半年则可望呈现较强的复苏动力,全年计,经济料恢复正增长。不过,经济复苏的速度和力度取决于多个内外因素,其中疫情变化将是最关键的变量
期待2021年环境可以持续好转,我们一起把握好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外围经济逐步复苏带来的机遇
把疫情全面遏制下来,已是刻不容缓,这是大部分人今年的圣诞愿望
2021年将会继续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要稳住市民、企业及社会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有效抗疫,亦需要维持公共财政的稳健
香港特区政府谨慎管理经常开支固然非常重要,更须努力的是透过推动经济发展、寻求新增长点来创造收入
现阶段香港不具备放宽住宅物业市场需求管理措施的空间
2019年香港与RCEP中15个成员国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7655亿美元,占香港的货物贸易总额71%。我们将根据协议的相关条款,争取香港成为协议生效后第一批加入的经济体
锁定正确方向,坚定执行,才能争取政策措施发挥最大成效。时松时紧的防疫策略,结果不单谈不上经济的恢复,甚至连抗疫成效也变得脆弱和短暂,最终还会赔上民众的健康和生活
香港可以积极参与内需市场,在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扮演独特和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针对不同范围、目标群体的强制检测,以至大规模强制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防疫工具,这不但有利于控制疫情,更是为恢复经济活动、为缓减打工仔及企业经济压力创造条件
香港在过去的发展是否已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潜力?而面向未来,又是否找对了方向,就过去的发展与得失做好检讨和总结?对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并有践行到底的决心与魄力?!
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套可迅速处理突然出现群组暴发的应变机制,当中须包括提供大规模且彻底的检测,以及风险辨识标签,让确定没感染的市民能保持日常出行的便捷,也让经济活动可继续运作
随着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变化,香港提供的服务与产品也会有所调整,关键是认清形势、巩固既有的优势,调整定位和策略,使香港在全球供应链、资金链及科技竞赛中保持关键甚至领先位置
现实是疫情仍未完全受控,为免再生波折,限制措施也因此须逐步、审慎地放宽。现时与经济活动全面恢复正常仍有一段距离,希望大家继续保持高度警觉,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工作
面对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我们有必要着力清除源头不明的感染个案及找出小区内的隐形患者,配合有效防范及识别外来输入个案的措施,才能创造生活、经济和外游复常的空间,让市民、商铺及企业能对前景重拾信心
即使面对经济衰退、财政压力,特区政府仍会继续投放资源,坚定地推动创科发展,力求为香港经济未来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有效控疫防疫与稳住经济,必须同时成为政府政策的核心目标,措施多管齐下,顾及疫情、经济和市民感受,让社会团结抗疫,经济发展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未来一段时间,人类社会必须适应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态,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有效控疫和力保经济
现在是控疫为先,同时要兼顾保民生、稳经济,最重要是打通两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