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通胀去哪儿了?货币、信贷与通胀的中美双城记

2018年06月21日 10:53

  *本文最初成文于2014年11月,2016年2月更新相关数据和图表后曾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名义发表于论坛网站,本次更新数据和图表到2017年末,主要内容和观点无改动。感谢潘璐的研究助理和讨论。本文仅为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个人。

  一、关于通胀的种种传说

  很少有话题能像通胀那样引发广泛争论和困惑。通胀直接关系到央行货币政策走势,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但它又是那么难以预测(Stock and Watson,2007)。宏观分析师预测通胀的分歧要远甚于预测增长。主要央行大规模量化宽松(QE)之后,全球通胀和货币供应背道而行,更是出乎不少观察者的意料。本文简要回顾关于通胀的种种理论,以及运用这些理论时常见的误区。其目的不是理论创新,也不是预测短期通胀波动,而是探寻有助于把握通胀走势的分析框架和宏观变量。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吴秋晗

推广

缪延亮
现任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和研究部执行负责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此前,曾出任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外汇局局长高级顾问和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亦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经济学家,参与欧洲债务危机救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