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央行“低利率”困境:当凯恩斯遇见费雪

2019年11月07日 13:20
利率低且持续下行,将压缩货币政策空间,导致央行陷入两难。要解决这一困境,不仅要跳出货币政策一域,还应超越国别界限,在全球范围寻找答案
发达经济体的名义和实际利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这一下行趋势将持续多久是热门话题。2015年的日内瓦报告详解低利率的起因和影响,认为低利率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一直低下去。两年后,学界与市场开始担忧低利率或许比想象的存在更久。图/IC photo

  文丨缪延亮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发达经济体的名义和实际利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这一下行趋势将持续多久是热门话题。2015年的日内瓦报告详解低利率的起因和影响,认为低利率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一直低下去。两年后,学界与市场开始担忧低利率或许比想象的存在更久。

  当前,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超过13万亿美元,人们开始接受利率永远都在低位的可能性。利率低且持续下行,将压缩货币政策空间,导致央行陷入两难:究竟应先发制人,使用本就不多的货币政策空间,还是保存火力,用于危急之时?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吴秋晗

推广

缪延亮
现任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和研究部执行负责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此前,曾出任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外汇局局长高级顾问和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亦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经济学家,参与欧洲债务危机救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