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量化宽松的挑战与出路

2022年07月05日 16:05
在金融危机过去十余年后,不仅没有一家央行完全退出量化宽松,而且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主要央行又开启了新一轮规模更大、速度更快的量化宽松,资产负债表规模不断扩张。图:视觉中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大缓和”时代的央行共识。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降至零利率下界,主要央行不得不启用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刺激经济,量化宽松(QE)成为货币政策的新常态。量化宽松区别于传统政策工具不仅在于它的进入,更在于它的退出尤为困难。在金融危机过去十余年后,不仅没有一家央行完全退出量化宽松,而且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主要央行又开启了新一轮规模更大、速度更快的量化宽松,资产负债表规模不断扩张。那么,已成为主要央行常备货币政策工具的量化宽松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究竟如何,面临怎样的挑战,未来出路何在?本文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厘清量化宽松的传导渠道,通过传统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的历史与跨国比较的方法,评估其传导效果,进而提出研判量化宽松效果的一般性框架。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吴秋晗

推广

缪延亮
现任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和研究部执行负责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此前,曾出任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外汇局局长高级顾问和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亦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经济学家,参与欧洲债务危机救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