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专项债未来将何去何从

2023年09月22日 10:45
专项债工具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矛盾,既不能完全没有收益,也不能收益过高与市场抢空间;专项债始终没有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存在的必要性及规模扩张的边界
2023年8月11日,浙江金华,一处基建项目施工现场。专项债是基建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之一,对稳定地方政府投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托底作用。图:视觉中国

  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长期将赤字率3%视为警戒线,同时“将3%以上视为积极、将3%以下视为遵守财政纪律”的观念也深入到社会和资本市场。在严格控制赤字率不超过3%的实践和观念束缚下,赤字规模受到约束。但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要求更大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和财政积极程度,因此通过扩大专项债拉动投资。于是近年来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逐步形成了“控赤字+扩专项债+扩隐性债务”的政策组合。这种组合发挥了财政逆周期调节的效果,扩大总需求,并且释放稳定经济的信号,但随着时间推移,专项债和隐性债务问题不断凸显。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注册会计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先后就职于建信基金、国泰君安证券、恒大研究院,恒大研究院原助理院长。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三名(团队),著有《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任泽平、罗志恒 著)。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