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价降幅进一步扩大,成交量随之减少,量价齐跌。未来房地产的均衡究竟在哪儿?价格是“无形之手”,是否房价降到某个“均衡”位置,房地产市场就能自动出清而企稳呢?
一、地产能自发出清吗?
住房资产约占中国居民总资产三分之二的比重。房价若显著下降,意味着存量财富缩水,势必反过来压制居民购房行为。当前房产回报率已明显低于居民负债端存量房贷利率,也低于其资产端理财收益率等机会成本,购房预期难言自发扭转。
图1. 房价持续下行,居民资产随之收缩
若按人口、城镇化等因素测算,中国未来住房需求中枢或仍有十几亿平米。但国际来看,若微观主体预期持续走弱,住房自有率会明显回落,居民延迟购房决策而更多选择租房。随着传统“刚需”收缩,现实中的住房“均衡”需求量动态降低。
图2. 预期走弱后,传统住房“刚需”减少
二、如何实现正向循环?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尽管地产已剧烈调整,但政策初期仍青睐市场化出清,鲜见救助房企,直至风险向金融业传导甚至引发大型机构破产。当前中国银行业不良率仍处低位,但数家大中型房企已有净资产为负等“资不抵债”的状况,或非简单的流动性风险。
图3. 地产如何实现正向循环?
国际来看,房价持续下行,意味着金融体系最重要的抵押品价值的降低,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信用派生能力。短期或可通过基建等来抵补信贷收缩,但若缺失抵押品价值稳定,终难实质性摆脱价格低迷的循环。
图4. 基建能否阻挡价格低迷?
三、基本结论
一是住房是居民最重要的资产,其价格显著下降意味着存量财富缩水。或许存在着与人口、城镇化相应的“均衡”销量,但从国际来看,若预期走弱,居民会选择租房和延迟购房,现实“均衡”需求量降低。即使房价下降,也未必像一般商品那样自发出清。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