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逆周期,有多强?

2023年09月27日 10:11
逆周期政策频出,市场反应却依然平和。微观主体期待的可能是政策力度及效果。若要等到二手房“出清”新房销售才实质性改善,则将延缓地产投资的企稳

  近期逆周期调节政策频出,市场反应却依然平和。微观主体究竟在期待什么?从经济的短周期变化看,政策方向如果既定,那么问题的关键可能是力度。

一、 防风险,还是逆周期调节?

  当前全国一二线城市地产放松程度,接近2014-2015年的历史较高水平。与过往不同,目前积极信号更多来自二手房的成交。若要等到二手房“出清”新房销售才实质性恢复,则将延缓地产投资的企稳,何况本轮房企信心恢复可能会比过往长。

  历史上,地方化债进程开启后,城投信用风险得以阶段性缓释。但在“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要求下,政府短期加杠杆的力度往往受到掣肘,即使有出口及经济增长等压力。

二、逆周期政策,力度有多大?

  近期PMI低位回升,消费、投资、工业季调环比也小幅抬升,表征经济环比回落最快时期已过。由于去年低基数,今年三四季度经济环比仅需持平,便能实现全年同比5%左右的较为审慎的目标。

  从发改委已审项目看,基建投资将抬升。但鉴于化债对地方加杠杆的约束,叠加“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未来或有增量政策工具但规模不大。经济环比企稳后,年内的向上弹性亦有限。

三、基本结论

  一是力由心生。逆周期政策频出,市场反应却依然平和。微观主体期待的可能是政策力度及效果。若要等到二手房“出清”新房销售才实质性改善,则将延缓地产投资的企稳,何况本轮房企信心恢复可能会比过往都长。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肖子何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中国经济、全球市场预测双冠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清华、复旦、人大等校兼职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