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已就上半年经济运行特征形成三点共识:第一,外需优于内需,且超预期;第二,生产端相应优于需求端;第三,在上述双重力量作用下,实际GDP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值得强调的是,企业利润与居民名义收入直接受价格影响,名义变量的企稳回升更能提振公众预期与信心。从6月份边际的角度,当月多数指标与前5个月相比有所调整。金融数据好于预期,其是否代表实体真实需求尚待进一步讨论。上述判断构成对202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共识性评估。
一、内生循环
若将观察窗口拉长至近三年,可发现一个显著规律:年内经济节奏高度相似,实际GDP增速“高开、低走、再缓升”。具体而言,一季度受政策“开门红”与信贷“早投放早收益”效应驱动,实际GDP增速上扬;二季度增速小幅回落;三季度回落幅度扩大;若四季度下行压力显著,逆周期政策可能再度加码,则四季度增速斜率在三季度放缓基础上获得修正。2023—2024年均呈现此轨迹,2025年似乎延续这一模式,其成因值得探讨。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