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不止于关税

2025年05月19日 10:52
从先进入关税暂缓期的周边经济体来看,中国出口的阶段性脉冲或也有迹可循。纵观各国出口脉冲,多是持续半月左右便回落,背后仍体现外需趋弱的现实
“极限施压”之后。

  中美关税迎来缓冲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这究竟是柳暗花明,还是缓兵之计?若关税只是工具,其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若加征预期并未终结,“抢出口”行为是否持续,进而影响我国短期经济及宏观政策应对?

一、缓兵之计?

  美方关税行为具有明显的特朗普个人特征。纵观其过往交易,极限施压缓和后仍可能反复摇摆,抬高综合要价以攫取利益。

  图1.“极限施压”之后

  但关税或也不仅是特朗普个人行为,加之要求他国加大采购、美元贬值,这“三板斧”或能促进美国贸易逆差短期收窄。但要实现其长期调整目标,仍取决于居民低储蓄、制造业回流等结构性变化。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视听推荐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中国经济、全球市场预测双冠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清华、复旦、人大等校兼职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