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为何印度没有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中心

2024年05月29日 15:33
“印度制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一个产品的所有零部件和需要的服务都必须是在印度制造的,这显然是错误的
印度古吉拉特邦,工人正在生产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图:Punit Paranjpe/视觉中国

  过去几十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让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中心。一个问题是, 为何印度或者巴西没有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获益呢?我在《中国出口之谜:解码全球价值链》一书中,探讨了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一些政策,对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价值链延伸到中国的正面作用。

  我认为中国在1980年就开始实施的加工贸易政策, 就是单边贸易自由化。加工贸易就是把外国的零部件进口到中国,然后组装成产品出口。加工贸易制度允许进口的原材料免关税、免增值税,也不受配额的限制;产品出口时也不用缴纳增值税,并且享受通关的便利。加工贸易就是全球价值链上的一个工序,是典型的价值链贸易。加工贸易制度的建立,为中国企业加入全球价值链,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力从事组装工作,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是印度不可以相比的政策环境。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邢予青
邢予青,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1:超越制造》主编。曾任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能力建设和培训部部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教授,芬兰中央银行访问研究员,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访问研究员,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院访问研究员等;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以及日本协力集团提供政策咨询研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和数学学士。著有《中国出口之谜:解码全球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