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喆: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连续第四个月在扩张区间内上升

2024年06月03日 10:39
2024年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7,较前月上升0.3个百分点,录得2022年7月以来新高
2024年6月1日,江苏常州,某生产车间内锻造生产线。图:泱波/中新社/IC photo

  2024年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7,较前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在扩张区间内上升,并录得2022年7月以来新高,制造业景气度继续提升。

  制造业供给和需求双双扩张。市场景气度改善,生产和需求均较为强劲。制造业生产指数录得过去23个月以来的新高,消费品生产增长势头尤盛;新订单指数则连续十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中间品需求略弱。制造业出口维持扩张态势,但增速趋缓,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五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

  制造业就业继续下降。劳动力市场延续此前数月趋势,制造业就业指数连续第九个月位于荣枯线下,2022年4月以来该指数也仅有两月(2023年2月和8月)位于扩张区间。市场供需改善的程度和持续性并不足以企业扩员。此外,积压工作量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增加,积压工作指数录得近三年来新高。

  价格水平仍在低位。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录得近七个月以来新高,不过增幅有限。工业金属、塑料、原油价格的上升推高了制造业企业成本。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则继续维持在荣枯线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降价促销意愿强烈。不过,5月中间品出厂价格有小幅上浮。

  供应商物流连续第三个月改善。供应商供应时间指数在扩张区间基本维持稳定。制造业产需两旺,企业继续增加库存,采购量指数刷新2021年6月以来新高,原材料库存指数亦连续第五个月高于荣枯线。

  制造业企业家维持乐观情绪。5月,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内微增,制造业企业家对未来一年内外需的改善均有强烈期待。

  总体而言,5月,制造业景气度维持向好,供给、内需、出口不同程度扩张,物流运输维持高效运转,采购量和原材料库存增加,企业维持乐观情绪。不利之处在于,价格水平依然偏低,尤其是销售端价格持续低迷,制造业就业连续数月收缩,企业扩员态度谨慎。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王喆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研究主管,负责智库研究工作,新经济指数、中国气候指数等项目负责人。曾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和研究方向包括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理论和实证专家。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