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经济几个绕不开的抉择

2024年06月24日 09:58
中国企业出海需要停止内卷;服务业占比高才是高质量发展指标,中国未来就业主要靠服务业;每年几万亿低效投资,不如用来发钱促销费
2024年6月23日,广东深圳市盐田港区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在海外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过去几年,凡是有出海战略、海外销售占比高的中国企业,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业绩。图:视觉中国

中国企业出海:有没有战略?能不能停止内卷?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正面对两个重大的机遇:

  一个是海外需求旺盛。疫情以来欧美国家大量发钱,一度曾降息到零利率,虽然付出了三年高通胀的代价,但的确也带来了资本市场繁荣、消费繁荣和旺盛的需求。日本经济在多年负利率和近年日元大幅贬值后,也走出衰退和通货紧缩,呈现出需求和就业旺盛的繁荣局面。在这种海外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过去几年,凡是有出海战略、海外销售占比高的中国企业,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业绩,反之,没有出海战略的企业,就只能在国内市场上“内卷”。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

推广

滕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沃顿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最早呼吁供给侧改革,是新供给经济学、软价值理论的提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