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民间投资的新特征与新趋向

2024年07月03日 09:59
从民营企业经营情况及投资的影响因素看,民营工业领域投资仍面临内生下行压力,相关企业盈利承压、产能利用不足,削弱了投资扩张的必要性;同时,应收账款的较快增长使民营企业负债压力被动提升
资料图:北京,金融院,平安大厦,投资广场大厦。图:视觉中国

  本轮我国民间投资占比的峰值出现在2022年初。民间投资增速在2022年3月达到11.4%的高点,随后走低,2023年5月至年末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在2021年末为56.5%,到2023年末降至 50.4%,累计回落6.1个百分点。

  2023年7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纷纷出台。2024年以来,民间投资结束同比负增,但前5个月增速为0.1%,低于固定资产总体的4%的投资增速和国有及国有控股7.1%的投资增速,政策支持尚未令民间投资增速追赶上整体固定资产增长。本文着眼于民间投资的结构消长、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现状以及产能利用情况,理解中国民间投资的新特征与新趋向。

一、民间投资结构有其特殊之处

  我国民间资本主要投入领域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在基建及社会领域服务业投资中的参与度相对有限。由于2018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停止公布民间投资各分项的投资金额,我们依托民间投资各分项的增速数据,回归测算主要产业对民间投资变化的贡献率,估算其占比情况。测算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民间投资投向第二产业的占比约42%,较固定资产投资总体高10个百分点,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投向房地产行业的占比约为33%,较固定资产投资总体高11个百分点。然而,民间投资更少投向房地产之外的服务业,其占比仅21%,较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低23个百分点。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钟正生
中国财政学会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2010年后历任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宏观研究主管等职位,获得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之后任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初受邀参加总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对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