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新科技观察】量子计算谁执霸权/欧盟启动百亿太空计划与“星链”竞争等

2024年12月24日 19:15
财新智库出品的《新科技观察》报告每周二发送,提供重要的全球新科技政策信息、市场资讯、企业动态及深度洞察。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7日,法国巴黎,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参观了法国量子计算机制造商帕斯卡尔公司的设施。图:视觉中国

  财新智库的《新科技观察》每周报告又和您见面了,本期我们的精彩关注包括:量子计算全球谁执霸权、深圳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AI训力券”、欧盟启动约100亿欧元太空计划与马斯克的“星链”竞争等等。想阅读最新一期报告全文、获取邮件推送服务,请点这里

  以下是报告精华摘要:

一、资讯速递

  【政策】

  ♢ 深圳: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

  ♢ 美国公布三项“芯片法案”补贴:三星47亿美元,德州仪器16亿美元,Amkor 4亿美元

  ♢ 美国计划授权谷歌、微软等作为“守门人”,以管制AI芯片出口

  ♢ 美方考虑禁售TP-Link路由器

  ♢ 欧盟启动约100亿欧元太空计划与马斯克的“星链”竞争

  【前沿】

  ♢ 中海油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试运行成功

  【市场】

  ♢ Arm与高通纠纷案结果出炉,高通在关键问题获胜

  ♢ 苹果被曝与腾讯和字节洽谈AI模型合作

  ♢ 中微公司披露移出美国国防部CMC清单详情

  ♢ OpenAI GPT-5研发受阻,成本高昂效果未及预期

  ♢ 美光宣布HBM4计划于2026年量产

  ♢ 亚马逊AWS将在俄亥俄追加投资近100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 SK海力士获得博通HBM大单,用于AI计算芯片

  ♢ 本田和日产开始合并谈判,日本汽车业将整合为两大阵营

  ♢ 广汽集团发布飞行汽车GOVY AirJet,未来将搭载自研全固态电池

  ♢ 智谱AI完成新一轮30亿人民币融资

  ♢ 宁德时代考虑在香港上市,筹集至少50亿美元

  ♢ 英伟达Thor芯片延迟量产,小鹏考虑搁置搭载

  ♢ 阿维塔获超110亿C轮投资

  ♢ Databricks创纪录融资100亿美元,估值620亿美元

  ♢ 光因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 蓝星光域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 Perplexity完成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升至90亿美元

  ♢ 大湾生物完成B轮融资

  ♢ 云鲸智能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 Liquid AI完成2.5亿美元融资

  ♢ 闪极科技获绿洲资本数千万元A+轮融资

  ♢ 中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成立

  ♢ 荣耀新一轮股改完成,中国电信、中金资本等入股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二、深度分析

  《量子计算,中美谁执霸权?》

  就在谷歌12月9日正式推出最新的量子芯片“Willow(垂柳)”之后刚刚一周,中国的量子计算机也突破了。

  12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在 arXiv 平台上发布了105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实验数据显示,“祖冲之三号”的性能优于谷歌上一代的“悬铃木”(Sycamore,2024年10月《自然》刊文结果中采用72个量子比特)6 个数量级,各项性能指标也与谷歌刚发布的“垂柳”达到了同一量级,为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

  “量子计算优越性”是指量子计算机需要在特定的问题求解上,表现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能力,从而解决连超级计算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计算任务,量子优越性是量子计算具备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一个国家量子计算研究实力的直接体现。

  2019年,谷歌宣布其53比特“悬铃木”量子处理器在200秒内完成了一项随机线路采样任务,而这个问题要使用现有的世界第一超级计算机计算,需要计算1万年,谷歌因此声称,实现了量子计算的优越性。

  但是这一成果在2023年遇到中国科学家的有力挑战。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张潘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Sycamore 量子优势电路采样问题的求解》的论文,他们在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模拟方法,即经典算法张量网络方法。他们利用512个A100 GPU的计算集群,计算了9万亿个数字字符串中的100万个输出模式(即53量子比特、20循环的量子线路采样),这一计算过程耗费15个小时。虽然比200秒要长,但是比一万年要短的多,不是不可接受。

  张潘团队的研究成果,说明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相比,虽然有加速能力,但并不是遥遥领先,这对更领先的“量子优越性”实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这个结果,谷歌量子AI首席研究员Sergio Boixo回应认为,这只是在赛道上短暂超车,优势不会持续太久的。

  量子计算作为理论上可以在算力上降维打击传统计算机的下一代技术,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视量子计算的发展。

  虽然美国在在量子计算领域拥有更成熟的技术、更完善的产业链和更丰富的研究人才储备,中国由于对量子计算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并在某些特定量子计算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全文4008字)

  本文选自财新智库报告《新科技观察》,点击这里阅读最新一期全文,或注册邮件获得每周推送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严维汉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于达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怀俄明大学大气物理专业硕士,曾从业媒体20余年,为资深科技记者及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