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新科技观察】虚拟号码何以成为电诈温床/无人机操纵员缺口百万等

2025年01月14日 14:57
财新智库出品的《新科技观察》报告每周二发送,提供重要的全球新科技政策信息、市场资讯、企业动态及深度洞察
诈团伙为何如此猖獗?除了跨国犯罪的隐蔽性和执法难度,其最核心的手段之一,便是利用虚拟号码进行诈骗。图:视觉中国

  财新智库的《新科技观察》每周报告又和您见面了,本期我们的精彩关注包括:虚拟号码何以成为电诈温床、台积电4纳米芯片在美国工厂投产、无人机操纵员人才缺口达100万等等。想阅读最新一期报告全文、获取邮件推送服务,请点这里

  以下是报告精华摘要:

一、资讯速递

  【政策】

  ♢ 三部门:积极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 美国防部将腾讯宁德时代商飞商汤等134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

  ♢ 美最高法院听取TikTok禁令案辩论,结果或于下周公布

  ♢ 印尼将继续禁售iPhone 16,称苹果10亿美元建厂计划“还不够”

  【前沿】

  ♢ 中部地区最大智算中心正式投产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正式开工

  【市场】

  ♢ 罗兰贝格发布《预见2025》:中国的转型将是渐进和缓慢的

  ♢ 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为165亿元,同比增长57%

  ♢ 2024年无人机运营单位总数超过2万家,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小时数同比增长15%

  ♢ TrendForce:机器人大语言模型市场规模预估于2028年破千亿美元

  ♢ 腾讯、宁德时代回应被列入美国防部清单:是一个错误,会共同解决误会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AI服务器市场价值达2980亿美元

  ♢ 苹果缴税占爱尔兰2024年总税收的十分之一

  ♢ 日本制铁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正式对美国总统拜登提起诉讼

  ♢ 无人机操纵员人才缺口达100万

  ♢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推出超30款电动车型

  ♢ 蚂蚁集团等入股可重构计算芯片研发商清微智能

  ♢ 英特尔首款18A制程芯片亮相

  ♢ 苹果可能将2纳米芯片的批量上机计划推迟至2026年

  ♢ 台积电4纳米芯片在美国工厂投产

  ♢ 马斯克:预计2026年Optimus产量将增加10倍

  ♢ OpenAI重启机器人部门

  ♢ 阿里云宣布通义灵码AI程序员全面上线

  ♢ 两大视觉内容巨头Getty Images与Shutterstock宣布合并

  ♢ 联合能源将斥资164亿美元收购Calpine,为美国电力行业史上最大收购案之一

  ♢ 奇瑞汽车1亿元成立机器人科技公司

  ♢ 极越已和所有员工签署离职赔偿协议

  ♢ Anthropic拟募资20亿美元,估值达600亿美元

  ♢ 谷歌前CEO施密特据悉投资3D打印火箭制造商Relativity

  ♢ 西湖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 黑石将向人工智能数据公司DDN投资3亿美元

  ♢ 启源芯动力完成C轮融资

  ♢ 机器人公司傅利叶宣布已完成新⼀轮融资

二、深度分析

《虚拟号码,何以成为电诈温床》

  1月10日晚,被拐卖到缅甸电诈园区的演员王星,终于登上了回国的班机。1月11日凌晨0点55分,飞机落地上海浦东机场。然而,对于那些依然被困在妙瓦底电诈园区的中国人来说,回家的希望依然遥遥无期。

  尽管中缅联合打击行动摧毁了缅北的电诈园区,但新的毒瘤却在缅东、柬埔寨甚至迪拜悄然滋生。

  电诈团伙为何如此猖獗?除了跨国犯罪的隐蔽性和执法难度,其最核心的手段之一,便是利用虚拟号码进行诈骗。他们通过虚拟拨号技术,可以随意伪造来电号码,冒充公安、司法机关、银行客服甚至亲友,让受害者防不胜防。

  在中国推行电话实名制多年的背景下,为何虚拟号码诈骗依然大行其道?电诈集团能够获得犯罪用的最基本工具——手机号码,而中国三大运营商都采取实名制,那些SIM卡是如何流到国外的?又是如何通过注册验证,最终进入国内通信网络的?

  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开始着手推广手机号码实名制的相关政策,具体政策落地可以追溯到2012年。用户在申请手机号码时,要向运营商提供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证件。这一政策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对手机用户的管理,减少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等行为的发生,更重要的是维护通信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在手机号码未实名制之前,一些用户可以随意的注册多个手机号,然后利用这些手机号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在手机号码实名制之后,电信运营商却开启了虚拟号码的入口,成为电信诈骗的法外之地……(全文3485字)

  本文选自财新智库报告《新科技观察》,点击这里阅读最新一期全文,或注册邮件获得每周推送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严维汉 | 版面编辑:吴秋晗

推广

于达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怀俄明大学大气物理专业硕士,曾从业媒体20余年,为资深科技记者及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