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AI革命:从“微观”到“宏观”的演进

2025年02月17日 11:12
为什么当前AI对经济的推动效果较为有限?AI在工作上的渗透率还有待提升;在企业应用中的“强度”提升空间较大
随着AI技术进步,投资力度加码,微观视角下美国AI渗透率大幅提升。图:IC photo

  2025年春节以来,DeepSeek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逻辑。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大视角分析AI应用的广泛程度、对工作岗位的潜在冲击,以及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微观”视野:AI投资、渗透进程如何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对于AI的投资力度较大。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AI指数报告,全球私人部门AI投资规模虽然在2023年有所下滑,但生成式AI投资规模大幅提升。从国别来看,全球AI投资主要为美国驱动,私人部门投资力度远高于中国、欧洲。而从投向领域来看,全球私人AI投资在2023年主要投向了AI基建、研究、治理,其次为自然语言处理、客户支持、数据管理等。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赵伟
赵伟,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资管协会 ”IAMAC资管百人“专家库专家、北外滩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国家会计学院CPA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理事、学术顾问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专硕校外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硕导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等。代表性著作《转型之机》、《蜕变·新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