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试水新能源电价新机制,电力部门脱碳加速?

2025年02月20日 15:42
如果政策设计合理,风光新电价机制将加速新能源替代煤电,但煤电为主的市场背景为执行带来不确定因素
2025年2月14日,江西省高安市,分散式风力发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图:视觉中国

  2025年1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在2025年底前制定并推行具体方案,为风电与光伏电源引入新的定价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调整是采用类似英国的差价合约模式(Contract for Difference,简称CfD),旨在降低新能源发电商的市场风险,并促进风光新能源的投资增长。

  相比过去“最低保障小时数+市场交易”的混合定价模式,CfD的引入不仅影响电价机制,更可能重塑市场运行方式。在煤电占比仍高达60%的背景下,新能源如何真正替代煤电,实现减排,仍然取决于政策设计的细节。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张树伟
应用系统分析博士,德国洪堡学者,卓尔德(北京)中心首席经济师。过去20年,他一直工作在电力、能源与气候变化领域,地理范围覆盖法国(国际能源署IEA)、德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IPCC技术服务组TSU驻地)与中国(电力系统模拟与规划),现将致力于能源系统数字化、氢能经济,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气候—安全政策互动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