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如何利用政策性融资担保工具应对外部冲击

文|赵小广
2025年05月06日 13:07
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在当前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特殊时期,用好政策性信用保证工具,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渡过难关
2025年5月1日,山东枣庄,一家企业内工人在加工高端纱线。图:视觉中国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充分备足预案;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笔者认为,政策性信用保证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有力度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工具。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实施“外贸出口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证专项行动”

  建议省级人民政府商务部门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联合设立信用保证基金,为外贸出口业务,特别是对美出口占比达到一定比例,担保品不足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用保证,帮助企业获得资本性支出贷款和周转性流动资金贷款。资本性支出贷款主要用于设备更新、重建或装修营业场所等,贷款期限最长15年(含还款宽限期3年)。周转性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维持基本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期限最长5年(经监管部门同意可以10年,含还款宽限期3年)。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