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缪延亮:“美元陷阱”的形成与突破

2025年09月25日 16:27
当前形势表明,美元最后的价值储藏功能也正在动摇。这不仅意味着“美元陷阱”可能被突破,更预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转型
全球外汇储备及美元占比(2000-2025年)

  2025年4月2日以来,美国一系列激进的政策——包括推行所谓“对等关税”,通过高赤字风险的“大而美”法案,并屡次干预美联储的独立性——导致美国金融市场一度出现股债汇“三杀”,并带来美元的持续贬值。这些政策是否会动摇美元、美债乃至国际货币体系的根基?

  对美元体系是否可持续的质疑并非首次出现。201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S. 普拉萨德就在其著作《美元陷阱》中探讨过这个问题。

  所谓“美元陷阱”,是指新兴市场国家因持有巨额美元资产,其购买力持续受损却无法脱身的困境。作者认为,新兴市场持有外储的必要性、美元作为安全资产的唯一性,以及缺乏替代安全资产,是“美元陷阱”牢不可破的三个逻辑支点。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罗文

推广

缪延亮
现任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和研究部执行负责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此前,曾出任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外汇局局长高级顾问和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亦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经济学家,参与欧洲债务危机救助等工作。